《 返回行业资讯

CEN/TS 16555-1《创新管理 第1部分:创新管理体系》标准解读

来源:《质量与认证》杂志2022年6月刊 关键字:CEN/TS 16555,标准化,创新管理 时间:2022-06-20

  CEN/TS 16555是欧洲创新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EN/TC 389)发布的系列创新管理标准,用以帮助企业提升创新管理水平、控制创新风险。本文详细介绍了CEN/TS 16555-1《创新管理 第1部分:创新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以期帮助我国创新管理相关企事业单位及标准制修订单位更好地理解创新管理体系。


引言


  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创新管理是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进行管理,创新管理不仅将企业的创新活动作为管理的对象,而且把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创新能力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将创新能力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虽然很多企业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仍然会畏惧创新或对创新的投入不足,究其原因是因为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创新失败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相关研究显示,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际环境中,企业创新失败率高达47%,对于市场经济还不算太成熟的国内环境,企业实际创新项目的失败概率更高。

  2008年11月,欧洲成立了创新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EN/TC 389),主要开展创新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以标准化方法帮助企业提升创新管理水平、控制创新风险。2013~2015年,CEN/TC 389陆续发布了七个有关创新管理的欧洲标准,分别是CEN/TS 16555-1《创新管理体系》[1]、CEN/TS 16555-2《战略情报管理》[2]、CEN/TS 16555-3《创新思维》[3]、CEN/TS 16555-4《知识产权管理》[4]、CEN/TS 16555-5《合作管理》[5]、CEN/TS 16555-6《创意管理》[6]和CEN/TS 16555-7《创新管理评估》[7]。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将CEN/TS 16555系列标准转化为本国的国家标准,并在各自国内开展创新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标准解读

  创新是在业务运行、工作组织或外部关系上执行新的或明显改善产品、过程、销售方式、服务方式的方法。创新管理体系是组织建立创新政策、创新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一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要素。

  创新管理体系同样采用ISO的高阶结构,标准结构与质量管理体系几乎一样,同样执行PDCA循环改进模式。在开展创新管理之前,组织应确定创新管理体系的界限与应用,以便建立其范围;应定期调查分析内外部环境、分析当前所具备的创新管理能力以便辨识当前与未来的挑战;应确定与创新管理体系相关的利益相关方,并且辨识其需求与期望。

  创新管理体系包括创新产出及其持续运作所需的各项活动,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均建立在组织背景、创新战略与领导作用、创新规划、创新驱动因素、创新管理过程、创新管理体系绩效评估、创新管理体系改善以及创新管理技术等基础上。

  了解组织背景是建立创新管理体系的基础,组织需确定在外部和内部与其宗旨有关而且影响其达成创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以及创新管理体系的界限与应用,需定期审视并分析其外在环境以辨识当前与将来面临的挑战,需定期分析其内部环境以辨识当前与将来的创新管理能力。外部分析需考虑市场层面、技术层面、政治层面、经济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的影响。其中,市场层面包括使用者需求、竞争者、合作伙伴以及供货商等;技术层面包括知识产权、标准规范以及科学发展等;政治层面包括法律法规、公共关系互动等;经济层面包括经济形势、资金以及减税机会等;社会层面包括人口统计学、多样性、发展趋势以及持续性影响等。内部分析需要考虑执行层面、文化层面、能力层面、营运层面、绩效层面的影响。执行层面包括现有的管理实务及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使用;文化层面包括组织的不同层级对创新的态度及承诺、内部协同的绩效等;能力层面包括现有的以及将来需要的能力、设施设备以及投资能力等;营运层面包括商业模式、过程、产品以及服务等;绩效层面包括过去以及近期的成就与失败等。

  领导作用同样是创新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最高管理者应建立组织的创新愿景及创新策略,展现对创新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与承诺,培养能够辅助创新的组织文化,确保在组织内指派和传达相关职务的责任与职权。组织的创新愿景应设立一个能够启发员工为之承诺与效力的方向和挑战,应拥有足够的雄心且不受组织现有能力约束,应该提供可衡量创新进展的目标。组织的创新策略需要定义组织的创新能力与资源,需要定义区别创新与日常业务的准则,应确定创新的方向与层级,应制定鼓励创新的人力资源政策,需要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制定协同合作管理的政策。

  在创新策划过程中,组织应该考虑所有的创新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风险与机遇。同时,应该在相关的部门及层级建立创新目标,并适当传达、衡量、监控及更新创新目标。

  在创新过程中,组织应该根据其创新愿景、创新策略及创新目标,建立详细的创新管理流程,常用的创新管理流程一般包括创新理念输入、创意管理、创新项目发展、成果保护与开发、市场导入、评估与改进等。创新管理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创新管理包含新创意的产生、获取、评估和选择。一个系统性的创新管理流程应能确保稳定的新创意源流,至少涵盖创意产生的范围,创意收集、评估、选择的频率,能够收集创意的来源等。另外,当智慧财产价值有高度潜力时,就必须制定创意保护措施,在与整个组织分享之前,要制定保护新创意以及创造者权力的方法。

  创新管理绩效评价应包括创新策略、激励/驱动创新因素的部署、创新过程以及创新成果等方面。评价频次依组织营运环境的动态变化及组织对其创新管理绩效更进一步改善的计划而定。企业管理人员应定期自查建立的创新管理体系,自查时需要考虑之前的自查记录状态、与创新管理体系相关的外部与内部环境的改变、创新管理体系绩效的信息以及持续改善的机会,以确保建立的创新管理体系能够维持其适宜程度与效用。

  组织应该利用创新视野和策略、领导力、目标和规划、创新激励/驱使因素、绩效评估等持续改善创新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及有效性,辨识差距,建立改进措施以改进创新管理体系的效率和效果。

  常用的创新技术有战略情报管理、创新思维、知识产权管理、合作管理以及创意管理五个方面。战略情报管理是指在竞争及持续变化的国家和国际环境中,开展创新项目需要敏锐地捕捉战略情报。战略情报管理的关键职责是提供决策信息和知识,分析组织价值,了解客户市场需求,培育竞争知识,识别机遇与风险,了解新架构、新伙伴、新服务、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法规变化等。创新思维是探索问题与机会的可重复途径,识别较佳的解决方案。创新思维的关键是了解如何从多方来源获取信息并汇总分析信息,然后将一组信息转换成可被改造、被识别、与新方式结合并能被转换成推进新的解决方案。知识产权管理需监控国内外知识产权相关法令,提升员工知识产权意识,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政策,选派管理相关权益档案的人员或团队,开发确保发明过程可追溯的工具和资源,保障创新过程,识别与第三方知识产权相关的作业风险,降低知识产权风险。合作管理可获取新技术与资源,可聚集组织内不同的团队、改善成功创意和创新的机会、解决问题和开发外部潜在机遇。合作可以是任何形式,包含团队合作、族群合作、网际合作和开放创新。创意管理是为创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