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媒体报道

博士说丨当特种设备用上了“机器人”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关键字:高质量,浙里检,博士说 时间:2022-01-10

      现在,高质量三个字很火。

      对企业来说,高质量是对自身产品的最高礼赞。

      但要真正配得上它,过程不可谓不艰辛。

      今年上半年,围绕高质量三个字,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活动——

      全省105名博士带领242位技术专家和技术骨干组建团队,聚焦计量、标准化、检验检测的NQI技术特色,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为118家相关领域的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活动结束后,涌金君向博士们发起了约稿邀请,请他们将这段难忘的经历整理成文,对当前浙江制造的难题进行总结和思考。

      从今天起,浙里检平台将陆续转载涌金楼刊发这些文章,让我们一起在博士的字里行间,寻找浙江制造高质量发展的秘籍。


      【专家名片】

      唐萍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主要从事特种设备风险评估及安全评价、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结对企业:浙江传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24.png

      左起第二位为唐萍

      今年5月10日,我和我们科研所的研发团队携带刚刚研制成功的新一代磁粉检测机器人“小蓝”,来到浙江传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化)。“小蓝”要为传化一个5000立方的球罐开展检测,这也是它首次来到现场开展应用。 

      以球罐为代表的大型承压设备属于特种设备范畴,盛装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有害物质,极易在壁面、焊缝处等产生腐蚀、裂纹、孔洞等缺陷。这些缺陷容易引发泄漏或爆炸,造成严重损失和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社会安定,因此必须定期对大型承压设备进行检测。

      一直以来,大型承压设备焊缝缺陷主要依靠人工。但是,大型球罐容积可达20000立方米,内径可达34米,通过人工方式对其进行内壁焊缝无损检测时,需要耗时进行毒气液置换、搭设脚手架以及手工清理打磨,随后才能携带设备开展作业,其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操作危险且效率低、作业周期长等缺点,给企业生产带来较长时间中断、制约产能提升等潜在损失。

      针对上述大型承压设备检验检测的需求,2015年,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特种设备机器人智能检测技术的研发工作,完成了系统智能化检测机器人的研制。这次来到传化,希望“小蓝”能大展身手,为企业解决长期面临的球罐检测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难题。

24.1.png

左起第二位为唐萍

      经过球罐外现场充分的技术交流与测试准备后,“小蓝”通过小小的人孔,进入罐内开展工作。虽然罐外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控平台及云平台,实现对机器人的全程跟踪与操控,但为了更好地测试 “小蓝”的性能,我也陪同“小蓝”一同进入了罐内。

      通过携带的手电筒及头顶探照灯,我眼见“小蓝”根据自身的焊缝跟踪系统,一路沿着既定路线从球罐底部沿纵缝一路向上,爬至球罐赤道带。在沿赤道带运行一周后,“小蓝”又沿着上极板纵缝,爬至罐顶,沿罐顶焊缝一周。在这期间,“小蓝”通过喷淋系统、磁化系统完成了所经路线焊缝的磁粉检测任务。

      “一切正常,‘小蓝’完成了既定检测任务!”我立马通过对讲机告知罐外技术人员,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小蓝”已可胜任现场的应用。接下来的时间,“小蓝”又顺利完成了罐内其他路线的检测工作。

      据统计,浙江省拥有不同规格大型球罐约600台,另有大型储罐、塔类容器约2000台,并在不断地增长中,特别是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等超大规模项目一期、二期陆续投产,带来更多大型承压设备的安全检测需求,同时给包括大型承压设备在内的特种设备检验长期存在的人机矛盾带来更大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机器换人”将成为解决大型承压设备检测难题的重要途径,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前景广阔。

      相信我们研制的新一代磁粉机器人“小蓝”,会在球罐的检验过程中逐步展示身手,成为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智能化检测宏伟蓝图中的重要一员。


博士说系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