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推进会暨质量认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现场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出席并讲话,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柯吉欣出席并致辞。
会议指出,市场监管总局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的“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在有力助推企业提质增效,切实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等方面的成效持续显现。2023年以来,全国各地累计出台激励政策1108项,为小微企业提供“认证贷”等金融信贷支持320亿元,落实财政补贴3.7亿元。457家认证机构为3万余家小微企业实施精准帮扶,减免认证费用3960万元,为约35万家企业免费培训132.8万人次。据统计,2023年参与提升行动的小微企业年度营收平均提升10.2%,年产品销售额提升10.9%,年利润率提升8.3%,质量成本控制率下降6.0%。
会议要求,质量认证工作要继续面向经济主战场,顺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发挥质量认证基础性作用。要在质量认证服务强企方面发力见效,坚持分类施策、因势利导,引导企业建立和优化质量认证体系。要在质量认证服务强链方面发力见效,瞄准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问题,推动先进质量理念和质量管理模式向全产业链延伸。要在质量认证服务区域发展方面发力见效,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提升需求,将提升行动与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协同开展,以质量认证助推区域特色产品提质增效。要在推进质量认证创新方面发力见效,分类分级分层实施精准帮扶,创新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质量认证服务模式。
会上,辽宁、浙江、湖北、福建等地市场监管部门以及来自地方政府、认证机构和小微企业的代表作交流发言。市场监管总局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责同志,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管局(厅、委)负责同志,以及行业协会、认证机构、企业负责人参加本次会议。